一带一路丨船舶行业低迷,财富巨轮谁来守护
承借“一带一路”政策暖风,中国船舶行业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稳步发展。近年来,船舶租赁市场规模日趋扩张,中国亦顺势跻身全球三大造船国。然而,船舶行业虽空有景气度,产能过剩,运费的波动使得企业面临亏损风险。
俄罗斯是中国船舶行业重要的出口国家,享有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丰富、产量最多的国家,也是世界上天然气管道最长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,有“天然气王国”之誉,对欧洲发达国家的经济和能源格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。

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某区域,根据PRMS国际标准,气田确定储量到2012年底估计达9070亿立方米。对于极希望通过天然气替代来摆脱污染的中国、日本和欧洲更是迫切希望俄罗斯加快其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,以早日降低对煤和石油的依赖。
中国船舶出口企业也看中了这一市场份额。如香港C公司,由荷兰船东F公司和中国某大型港口设备制造集团Z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。
根据运输需求,极地船营运船东香港C公司与当地Z项目公司签署了4+0.5年的不可撤销租约,专门从事极地区域模块运输的业务。然后,香港C公司与广东B船厂签署了两艘极地重型甲板运输船商务合同。
风险警惕
(一)预付款比例较低
该项目付款方式为预付款5%,95%的款项交船支付,船舶建造周期约两年左右,船厂垫资压力较大。
(二)船东交船款融资未落实
该项目船东交船款融资事宜未落实,尽管船舶已获得长期期租合约,但是其未来融资事宜仍有较大不确定性。
(三)受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影响,亚马尔天然气项目推迟或延期风险较高
受乌克兰事件影响,西方不断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,导致项目融资进度和项目实施进度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。因此项目被延期的风险较高,该船舶项目未来收益存在一定风险。
案例经验
1、政治风险不可预测
该项目船厂在签订商务之初,乌克兰事件并未发生,有多家国内外银行对船东交船融资感兴趣,船东对融资事宜非常乐观,而在乌克兰事件之后,尤其是随着西方不断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,国内外银行对船东融资事宜的态度开始出现较大转变,项目风险随之加大。因此,该事件再次表明,政治风险是不可预测的,对于存在一定政治风险国别的项目,可通过中国信保对该风险进行规避和化解。
2. 项目的成功实施,需要中国信保、船厂和相关金融机构的密切配合,服务国家战略,中国信保责无旁贷
在项目中、俄和法三国共同投资开发,对于中、俄和法三国的政治和经济都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。在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的国际局势下,该项目对中俄关系至关重要。因此无论是从行业类别还是政治意义而言,该项目都属于中国信保重点支持的领域。鉴于此,中国信保与船厂密切配合,广泛搜集项目相关信息,多次举行多方电话会议,了解项目进度和相关情况,最终实现了该项目的承保;另外,中国信保还积极与船东沟通,向船东提供后续交船款的融资解决方案,为项目的进一步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。